“妈妈作家”爆火魔都
家庭教育小说《雪人,向夏而生》当下正在上海热销,广受妈妈群体的欢迎,被视为新一代家庭教育指导手册。“看雪人,学教育”这句话也正在微信群里不断热传。于是我们驱车来到位于上海松江的一个咖啡馆里,采访了作者江月。
记者(以下简称记):江老师,你好,首先恭喜您新书大卖。您真是不鸣则已、一鸣惊人。在这里,请您向还未拜读本书的读者介绍一下这本书。
江月(以下简称江):谢谢你的夸赞。《雪人,向夏而生》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小说,但并不是一个塑造卓越、培养天才的故事。《雪人,向夏而生》是一本关于青春成长的小说,但并没有缠绵悱恻的恋情、叛逆创伤的情节。《雪人,向夏而生》是一本讲述如何建设亲子关系的小说,刻画了一个生而平凡者竭力摆脱平庸的前行之路。在本书里,只有温馨与陪伴、鼓励与成长、相信与肯定、坚强与执着。在本书里,只能够听见花开的声音、看见前行的脚步、想象春天的故事、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记:能说一下您创作本书的初衷吗?
江:我的孩子在先天上就天赋不佳,后来在考试成绩上也遍历苦辛。只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,他听到了韩寒的成长史,于是受到了影响与鼓舞,决定走上写作的道路。他写了一个《初三少年》的自传体小说给我看,内容就是他的成长历程和校园生活。为了帮助他,提高他的写作能力,于是我和他一起修改,不断的修改,越改文字增加得越多,于是便有了今天这本《雪人,向夏而生》。
记:我知道在网上有很多人都称呼你为“妈妈作家”,这并非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词汇,你是怎么看待妈妈、作家以及妈妈作家这个称呼的?
江月:正如同我在自序中所写到的,我并非是专业作家,也从没有想过进行写作。同我的孩子一样,我也生得平凡,活得普通,在茫茫人海中默默前行。我一直确信自己只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妈妈,但世间的一切也许都会因为对孩子的爱而改变。
这本书的诞生,可以说是一个平凡母亲帮助孩子成长、实现自我的副产品。对于我来讲,所谓“作家”身份纯是一个意外的结果。我的本意只是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托举我的孩子不懈前行。无论我的孩子是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,是具有写作才能的或是不具有写作才能的,我都会帮助他找到自我、发现自我并能够实现自我。
当本书面世后,我身边的众多朋友都很惊讶,尤其是家长群里的妈妈们,因为在她们的印象中,我只是一个“宝妈”,一个在风里雨里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普通妈妈,一个站在学校大门口焦急等待伫立凝望的中年女性,她们仿佛在一夜之间发现了我的另外一重身份。她们称呼我为“妈妈作家”,她们也许只是惊讶于我是如何从妈妈蜕变为作家的,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,我只是想帮助我的孩子。陪在他左右,不让他孤单;擦去他泪水,不让他难过;原谅他的笨拙,给予他宽容;站在他的身后,给予他力量;帮助他修改,给予他指引;鼓励他读书,给予他方向……
其实对我来讲,我更重视妈妈这个身份。在成为母亲之前,我并不确切知道如何做好一个母亲的角色。感谢我的两个孩子,让我体会到身为母亲的意义,也品尝到了身为母亲的哀愁与喜悦,令我实现人生历程的完整。
在这本书的封面上,是一个妈妈为雪孩子提灯引路的图片。这也正是我对妈妈作家这个称呼的一个理解,我把这种理解写在了书的封底上:“愿世间每一个妈妈,都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。”
记:在书里,您一直强调不聪明的孩子也能变得智慧,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路可以走。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聪明与智慧的?
江:聪明是一种随机而定的天赋,智慧是一种定向习得的能力。无论我们的孩子在出生时是否聪明,都要让他们走在通往智慧的道路。无论我们的孩子在出生时是否拥有幸运,都要给他们创造幸运的可能。把所有的不幸化作幸运,把所有的不好化作美好,把所有的遗憾化作希望,把所有的悲伤化作战歌。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身为母亲的责任与意义所在。
“女本柔弱,为母则刚。”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,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障碍与困难。在每一个脆弱的瞬间,我都会劝自己要挺住。我告诉自己,只要我退一步,我的孩子就有可能会退百步,会承受更大的风雨侵袭。为了孩子,即使胆怯脆弱,也要坚强面对。即使无能为力,也要勇敢前行。只要不放弃,那么万事皆有可能。
记:一般来讲,我们之前看到的家庭类小说大多是展现家庭中的矛盾、叛逆、冲突、和解、治愈……似乎代际不冲突、父子不对立、母女不争吵就无法展现所谓的“中国式家庭”,但是在你的这部小说里基本上没有家庭冲突,这是因为你不懂得小说写作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的技巧还是你有意为之?
江:我大约读过几百本小说,深知“无冲突,不戏剧”的道理。读者们常会在冲突中找到共鸣,在治愈中发现经验,在和解中找到自洽的逻辑。但是这并非是至优的选择。上医治未病,消弭于无形。更智慧的医生并不是解决病痛,而是提前发现并解决病痛的根源,使之不形成病痛。因为即使医生能够治愈病痛,也会给病人留下治愈的疤痕,甚至也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给未来埋下隐患,同时也大概率的会在此治疗过程中付出各种高昂的成本。
目前,家庭教育类的书籍主要有三类。
第一类是对伤痛的治愈。目前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心理学领域,对原生家庭进行分子级的种种解析,然后得出和解、原谅或远离的结论。问题在于即使能够取得心理上的解脱,却仍然较难达成新一轮教育行为上的改变。
第二类是对经验的总结。主要是由那些拥有天才子女的父母来完成的,他们把自己的个体经验当做是人皆可行的真理。然而一只雏鹰即使不经训练也是会飞的,而一只青蛙即使刻意练习一万个小时的挥动双臂,也大概率是极难学会飞翔的。这是因为缺乏一双利于飞行的翅膀的条件。
第三类是对技巧的提炼。例如怎么辅导孩子写作业、如何令孩子提高注意力等。然而当代的家庭教育问题并不是具体哪一个细节导致的。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,并不是其中的哪一个要素单独决定的,只有大部分、连续的正确行为才能推演出一个正确的结果。对一个失去代际情感与代际信任的孩子来说,即时父母使用一万个教育技巧也是没用的,还可能会招来孩子更大的反感。
我这部小说大致可以说是第四类,是对家庭教育本质的思考。把智慧有爱的教育思维消融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,利用饱含心智的言传、言行一致的身教、自然而然的融洽、水到渠成的信任、润物无声的情感、顺势而为的托举、潜移默化的指引,来实现代际和谐、家庭和睦、子代卓越。
我认为家庭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出一个考上名校的孩子,那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节点,而有些父母却把其当做是家庭教育的全部意义。看一看那些畅销书的书名就知道了,哈佛儿子、耶鲁女儿、斯坦福爸爸、麻省理工妈妈……我所理解的家庭教育目的理应是缔造一个幸福的生命、走过一段温馨的旅程、留驻一段美好的回忆、养育出一个爱父母的孩子、助其走上正确的赛道、指引其变异出自己的翅膀……
在《雪人,向夏而生》书里有这样一段父亲对儿子说的话(P226页),“儿子,有些人需要重生一次才能够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,我们家不需要等到重生的时候,我们在这一辈子,通过看话剧也能够明白了。我们家不需要斥责与叛逆,不需要懊悔与重生,不需要在来世改变与逆袭。只要你肯一直读书、一直努力,其实在这一世就可以实现逆袭。”
我们不能因为共鸣者众多,就把那些充满叛逆创伤的家庭称之为“中国式家庭”。不能因为共情者众多,就把那些充满冲突对立的教育称之为“中国式教育”。我认为,那些互信互爱的家庭才应该被称为“中国式家庭”,智慧托举的教育才应该被称为“中国式教育”。因为假如一直抱着自己的伤腿坐在黑暗中不断的哀鸣,那一定不会是父母以及家庭教育前行的方向。
有些作者喜欢先狠狠的在肢体上砍上一刀,令读者伤、痛、惊、悲,然后用一本书的页码来讲述治愈或和解的过程。好处是会令读者记忆深刻,也可能会令读者学到一点治愈伤痛的经验。但这并非是至为高明的医者。我希望能为读者挡下这一刀,告诉读者刀锋将从何处挥来,我们又将如何去躲避。目的不在于学习如何治愈,而在于掌握如何不伤害他人,也不受到他人伤害。因为正确的家庭教育必会令父母和孩子同时感到幸福,只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才会令父母与孩子中的某一方躲在暗处疗伤,或者双方都在暗暗舔舐各自的伤口。
这个世界的伤口实在是太多了,我不需要再一次扒开伤口来令读者惊心。我更希望告诉给读者一条避免伤害的路径。假如我的书能够给读者以启迪、行者以助力、思者以明悟,那我则“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”了。
记:问一下《雪人向夏而生》这本书里情节真假的话题,因为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,有读者反映,书里的内容看起来都像是真的,但又觉得似乎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传奇经历都发生在一家人身上。例如书中的父亲在圣诞节把腿摔断了的情节,这是在现实中真实发生的吗?
江:真假的问题请原谅我无法细讲。我要讲的是,全书的人物姓名我们是在修订的时候统一修改的,但是印刷之后还是发现漏掉了一处,就是第四章开头时出现的幼儿园同学“恒恒”,我们原本是想改成刘恒的,可是漏掉了。于是“恒恒”是本书中唯一存在的真名。那个幼儿园同学的小名真的就叫做“恒恒”。
记:我说一下自己的读书感受,在读过《雪人,向夏而生》这本小说之后,我特别想知道这个孩子以后会什么样,也非常想知道这本小说中的父亲、母亲生活工作中的情况。在小说中,这个父亲母亲是作为配角出现的,很多信息不明晰,他们表现得在智慧上很丰富,却在生活中很单一,读者也可能很想知道他们更多更立体的信息,这方面你是怎么考虑的?是否会有续作出现来回答读者的疑问?
江:我也在考虑继续这个雪人的故事。感谢我的孩子,令我发现了我的写作潜能力。我目前的计划是写作“雪人三部曲”的另外两部,分别为《雪行,南辕西顾》和《雪飞,花开九万里》。希望在不久之后就能与读者见面。
家庭教育问题是当下的热点问题,正在困扰着无数的家庭。管得严了会遭到孩子逆反,管得松了又怕孩子会滑向反面。如何站在恰到好处的那个点上?这是家长们所面临的一个世纪难题。教育错位后所产生的代际黑洞,正在不断吞噬父母们一生的努力与心血,首当其冲那些家庭教育失败的父母们正在集体走向无望之境。松江女作家江月携《雪人,向夏而生》带给父母们一个新的答案,以智护航,用爱托举。消弭叛逆,构建互信。
正如作者江月所言: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在预先设计、规划、实现自己以及子代的未来,而每个人都将走进自己预设的未来。相信读过这本小说的父母们必会有自己的感悟,从此构建一个代际共情、互信、合作、共进的新型“中国式家庭教育”。
- 上一篇:江月谈教育1|愚爱型教育终会化作带血的荆棘,刺痛父母们的余生
- 下一篇:返回列表